[Paper Notes] Napa: Powering Scalable Data Warehousing with Robust Query Performance at Google

Materialized View 成了最近数据库的新热潮,大数据三驾马车的原厂 Google 也发了一篇 PVLDB,介绍他们替代 Mesa 的新系统 Napa。Paper 链接。随便分享一些 notes 和 unresolved issues(比较乱,不能作为 Paper 的替代品)

首先 brief 一下 Napa 这篇 paper 有比较有意思的点:

  1. 精细的成本管理,把 trade off 的权利交给用户的同时避免了很繁琐的细节配置。
  2. 引入了类似 Watermark 的一个新概念 QT (Queryable Timestamp) 的来向用户描述 freshness(但跟 watermark 有区别)。

Napa 的核心概念

Napa 是 Google 用来替代 Mesa 的新一代数仓,向 Google 的广告客户以及内部用于分析。一个最重要的变更是引入了 Materialized view 的概念来加速查询。有几个重要的指标是 Napa 关心的:

  1. Ingestion throughput:导入数据的速度是至关重要的
  2. Query performance:查询请求的性能(延迟)
  3. Data freshness:查询到的数据是否更新?一分钟内的数据还是几小时内的数据都行?
  4. Resource Cost:每导入一定量数据需要的各种资源。

当然除此之外,Durability 和 Fault tolerance 肯定是必要的。

Ingestion throughput 是不可放弃的选择(数据都导不进去谈什么查询),剩下的都可以交给客户端来 trade off。

LSMT

Napa 中直接导入数据的表称为 base table,而每个 base table 会有若干关联的 materialized view(n to m 的关系,每个 materialized view 也可能不止关联一个 table)。每个 Materialized view 的结构类似一颗 LSM Tree,一条外部数据从其他系统导入到 Napa 需要经过一系列过程:

  1. Ingestion
    对应到 LSM Tree 里应该就是 write memtable + WAL 的过程,不过这里不需要写 memtable,这个类似 WAL 的结构叫做 non-queryable delta,由于更新是 apply 到 base table 上的,所以这个数据只需要写一份 base table,就可以认为 ingestion 成功了,保证了 durability。Ingestion 的过程也会在多个机房同步。
  2. Compation and view aintenance: Napa 的 Compaction 混合了好几个概念,我们一个个抽出来:
    • Non-queryable delta -> View Queryable delta
      根据我们上面的描述,Non-queryable delta 只是 base table 的 WAL,那么我们首先需要把这个 log 中的每一项更新读出来,并根据每个 Materialized view 定义的算子进行转换,确定是否要 apply 到对应的 view 中。同时我们也会做一些排序、索引的工作,最后生成的是 n 个 queryable delta(对应于 LSM 中 SST 的概念),n 为需要更新的 view 的数量。
    • Queryable delta merge: 与 LSM 的 merge 完全相同,定期将一部分 Queryable delta 合并为一个更大的 Queryable delta。

而对一个 view 进行一次 query 的过程跟 LSM 也完全相同,即并行地在若干个 delta 进行查询,并将结果合并。

而几个关键的指标基本都受到这套体系的影响:

  1. Ingestion throughput:如同 LSM Tree 一样,ingestion 成功即导入成功,高度写优化,导入飞快。
  2. Query performance,取决于两个要素:
    • view 的数量,view 的查询性能会比 base table 更好
    • 查询的时候需要对多少个 delta file 查询,越多性能越差
  3. Data freshness:Non-queryable 的数据是完全不可读的,因此查询的结果至少会延迟到 non-queryable delta 的合并。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自己选择仅读取一部分的 queryable delta,这样会牺牲 freshness,但是能提高 query performance。
  4. Resource costs:Base Table 的更新是必要的,因此可以认为完全是 view 的维护成本,取决于 view 的数量和 compaction 的频率。

Queryable Timestamp

QT

QT 是一个表示 freshness 的概念,Now() - QT 代表了 frsehness 的 bound。QT 有一个上限,就是不能超过 Non-queryable delta 里的下界(因为 Non-queryable delta 完全不可查询),QT 是受到用户配置影响的。查询时会合并到 QT 为止所有的 delta(而不是全部的 delta)。

tradeoff query performance

要 data freshness,但 query 可以慢点儿

  1. 少建 view,慢慢查
  2. 少做 view aintenance task(delta file 会特别多)
  3. QT 设置得足够高(查询时会合并所有的 delta file 中的结果)

tradeoff data freshness

需要 query performance,但是读到的数据可以旧点儿

  1. 少做 view aintenance(delta file 会特别多)
  2. QT 设置得足够低(查询时需要合并的 delta file 特别少)

tradeoff resource costs

既要 query performance,又要 data freshness。

我全都要

没有什么是充钱解决不了的。

  1. 多建 view。
  2. 频繁做 view aintenance。
  3. QT 设置得足够高

tradeoff

外部系统

Architecture

Google 的 infra 是真的强,所以我感觉其实 Napa 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上面这个 LSMT 了,其他的都通过外部系统解决。Napa 使用了 Colossus(下一代 GFS)做文件存储,并且用 F1 query 做了物化视图的 Planner 和 Optimizer(我觉得是工程量最大的一部分),以及面向客户端的 query servering。Napa 自身更多负责视图的维护。

Others

物化视图的自动淘汰

文中提了很多 challenges,但其中我感觉比较关键的一点,物化视图的及时淘汰。对用户来说,QT 是个 database 级别的概念,如果有一个物化视图的更新比较慢(也许是视图太复杂,或者 plan 优化不够),那么 Now() - QT 就会越来越大,freshness 无法保证,需要及时淘汰掉这些 view(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 view 可能不是用户指定创建的,居然还是可以自动加减的。。就离谱)。

为什么 QT 不是 Watermark?

回收一个开头的疑问,因为 Napa 并不是一个 streaming system,它的输入是 Ordering 的(或者说完全基于 Process time 而非 Event time)。Watermark 描述的是 query 的 completeness(即 query time < watermark 代表一定能读到完整的结果),而 QT 描述的是 freshness(即 query time < QT 可以获得符合预期的性能)。

Napa 提供了怎么样的一致性?

从我个人的 taste 来看,一个让人用得舒服的数据库,无论是 TP 还是 AP,提供 atomic batch update 和 global snapshot read (即使是 stale snapshot)是必要的选择。这篇 paper 关于一致性的描述非常少,不过两点观察:

  1. Mesa 内置了 MVCC,提供了 strong consistency,Napa 作为 Mesa 的 drop-in replacement 不提供的话我感觉用户不会买帐?
  2. LSMT 的架构下做 MVCC 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Summary

总体来说感觉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一些 idea,不过也可以看出 Google 对工程细节的把控非常深了。比如同样是 LSMT 的架构,我怀疑换成 TiDB 的话,robust query performance 可能更取决于查询线程池的调度、gRPC 各种不确定因素而非 delta file 的数量。只有在工程细节上优化得足够好,才能在各个指标上更加可控的 trade off configuration。

数据库服务需要很强的确定性,相比于 auto driven 来说,这种 trade off configuration 说不定对用户是个更好的选择。(然后我准备去看另一篇 PVLDB auto driven 了)

彩蛋:blog.zhuangty.com 终于用上 Google analytics 了,说不定 tygg 在看报表的时候也用上 napa 了


[Paper Notes] Napa: Powering Scalable Data Warehousing with Robust Query Performance at Google
https://blog.zhuangty.com/napa/
作者
TennyZhuang
发布于
2021年8月12日
许可协议